可持續發展成為2013非洲海運新思維
時間:2013-07-31 10:53:03 本站 瀏覽次數:2832 打印本文
面對危機影響,非洲經濟顯示出較強的抵御能力。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2011年撒哈拉以南地區國家平均經濟增長率達4.9%,與危機爆發之前的5%基本持平,是同期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非洲經濟實現較快增長的重要原因,是非洲各國日益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努力擺脫舊有發展模式。對于非洲來說,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有雙重含義:一是在提高人口素質、保護環境等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二是在不單純依賴外國援助的情況下依靠“內生力”實現發展。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非洲既擁有罕見優勢,也存在劣勢。非洲保持著世界領先的資源優勢:土地和農業資源雄厚,擁有世界一半以上可耕地;地下礦產資源豐富;人文和旅游資源獨特,舉世罕見的3000個自然保護區內匯聚著迷人風光與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
劣勢在于,由于長期遭受西方殖民掠奪與壓榨,目前非洲在世界市場上依舊處于不公平競爭地位,大量資源不得不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流入市場,給非洲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正如利比里亞總統約翰遜?瑟利夫所說,全球貿易現狀使得那些單純依賴出口“自然資本”的國家難以對本國自然資源制定保護措施。
許多非洲人已清醒看到單一依附型經濟結構給非洲帶來的創傷。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國際經濟學者格里遜?伊卡阿拉認為,非洲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現經濟多樣化,減少對農產品(行情 股吧 買賣點)、礦產品出口和旅游業的依賴,因為這些產業極易受到外部沖擊。“非洲大陸必須走工業化發展之路,為它出產的原材料添加附加值。”另外,伊卡阿拉認為,非洲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和技術短缺也是非洲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主要障礙。
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開始采取行動,探索自己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些非洲國家近年來紛紛制定經濟政策,以保護和最大化本國資源優勢。作為世界重要原木出口國,加蓬政府規定,自2010年1月起禁止原木出口,只出口高附加值的成品與半成品,并計劃在2012年使原木加工率達到75%。此舉已對在當地投資和經營的外資林業企業帶來重大影響。
一些非洲國家還開始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肯尼亞能源部門正在著手可再生能源開發項目,其中之一就是地熱發電項目,預計到2019年,地熱發電占全國電力供應的比例將達到39%。而在接受國際援助、吸引外國投資方面,非洲國家也不再單純滿足于獲得資金,而是要求獲得更多技術轉讓,以及能讓更多的相關人才得到培養。
埃塞俄比亞工業薄弱,礦產資源并不豐富,但該國在2011年至2015年間平均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8.1%。政治上逐漸走向穩定是埃塞俄比亞經濟獲得發展的重要原因,而過去錯誤的經濟政策和政治動蕩曾經使這個國家付出高昂代價。這一案例告訴非洲人,在沒有礦產資源的情況下,政治平穩、民族和諧也可以是生產力。
除了自身的努力,國際社會的幫助對非洲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樣不可或缺。有識之士指出,從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非洲長期貧困落后并不符合全球利益。國際社會應當努力為非洲發展營造一個盡量好的國際環境。
眼下,中國正在通過互利共贏的合作,為非洲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近年來,僅中非貿易對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達20%以上。作為中非合作的機制化戰略平臺,中非合作論壇從推動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不斷推出新舉措與新構想,內容涵蓋對非減債、投資、援助、人員培訓、環保和科技合作以及支持非洲中小企業融資等,受到非洲各國的歡迎。
您想現在就詢價嗎?
- 鴻海專注非洲海運
- 十余年只做一件事
- 國家注冊商標
- 一對一管家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