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海運崛起投行涌入
時間:2013-09-22 10:26:15 非洲海運 瀏覽次數:3352 打印本文
去年夏季的一個夜晚,紐約投行瑞德集團(Lazard)的銀行家Matthieu Pigasse在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正等待最后一班渡輪,他要前往鄰國扎伊爾與當地企業進行交易會談。2個月后,瑞德宣布成立一個由十幾名銀行家組成的小組,負責非洲的并購業務,主管正是Pigasse。「這是一塊新的疆域」,Pigasse表示,「這里的并購市場將在未來幾年發展得十分壯大。」看好非洲大陸市場的并不只有這家有著160年歷史的華爾街知名投行,花旗集團、巴克萊、渣打等國際性投行亦紛紛在此拓展業務。
像15年前的中國
亞撒哈拉非洲是目前全球經濟增速次高的地區,僅次于亞洲,而居拉丁美洲和中東之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界定的全球「三速增長」中,該地區和亞洲被列為最高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亮點。在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20個經濟體中,這塊大陸占了9個。據IMF預測,亞撒哈拉非洲今年平均增速將達到5.7%,相較之下,發達經濟體料增長1.2%。
「這是非洲一個極大的優勢」,巴克萊銀行主管非洲投資的Crispin Osborne談到當地經濟增速時表示,他正計劃今年從非洲本土招聘投行員工。
根據新興市場私募協會(EMPEA)的數據,截至去年9月份,亞撒哈拉非洲的私募股權交易達43個,增長了19%。同期內,中國和印度的同類交易則分別下滑17%和29%,非洲的吸引力在慢慢提升。
去年11月份,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美國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在亞撒哈拉非洲進行了第一筆投資,與其他合伙人共同向坦桑尼亞的一家農業供應鏈公司投資了2.1億美元。凱雷駐尼日利亞常務董事Genevieve Sangudi稱,「在我們看來,現在的亞撒哈拉非洲就像15年前的中國,我們希望成為第一批搶占市場的人。」
目前,在非洲的并購及私募投資多集中在自然資源和電信領域,但隨著當地中產人士增多,投資方對消費及零售領域的興趣見漲。「全球每個角落都想從非洲的消費行業分一杯羹」,摩根大通主管亞撒哈拉非洲投行的Brian Smith坦言。
幾年前還是大投行眼中寶地的拉美、亞洲和中東地區有些被非洲搶了風頭,花旗去年底宣布裁員1.1萬人,波及范圍從中東的巴基斯坦到拉美的巴拉圭,但與此同時,非洲大陸的1300名員工則絲毫不受影響。
開辟疆土障礙重重
不過,長路漫漫,長期殖民主義給這塊大陸留下了許多的「后遺癥」,不穩定的政局,幼稚的資本市場都將是投資者開疆辟土的障礙,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也極大增加了業務成本。Pigasse提到,非洲本土航線屈指可數,有時為了在兩國間穿梭,甚至要先飛回巴黎再轉航線。交通、網絡、通訊等基礎設施的落后仍讓部分投資者多幾重考慮。
即便如此,大膽的生意人也不會停下腳步,也許正是各方面的落后才使這塊大陸的未來充滿了可能性。Pigasse稱:「非洲的經濟前景在那里,我們也必須在那里。」
您想現在就詢價嗎?
- 鴻海專注非洲海運
- 十余年只做一件事
- 國家注冊商標
- 一對一管家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