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加大投資促進農產品市場流通
時間:2020-09-19 18:15:25 本站 瀏覽次數:991 打印本文
非洲進出口銀行向非洲最大的農業集團ETG提供4億美元貸款,支持帶動非洲中小農業在糧食后減損、農資投入和市場流通方面的發展。受倉儲、加工、物流條件限制,非洲的糧食產后損失近50%。2019年非洲進口糧食金額高達9000億美元。非洲進出口銀行將繼續支持非洲國家開發農業潛力讓非洲成為世界糧倉。
來自坦桑尼亞蘇克因農業大學的Damian M. Gabagambi教授從供需的角度梳理了當前非洲農業發展面臨的六大挑戰,這將形塑非洲農業發展的未來,也是中國投資者的機遇所在。
第一,非洲人口快速增長、青年潮、城市化和中產階級崛起。非洲擁有12.86億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16.9%,預計在205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27%。預計在2100年,全世界將有110億人、其中有35.9%在非洲,這對非洲農業生產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第二,糧食進口快速增長。據統計,撒哈拉以南地區的糧食進口總額從2001年的70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400億美元。可以說,400億美元的糧食進口是個巨大的蛋糕,任何資本投資只要致力于提升非洲國家的糧食供給能力、減少進口,就能收獲優厚的回報。
第三,非洲的農業勞動力發生轉移。在一些非洲國家,農業尤其是種植業是最不受到歡迎的經濟活動,人們并不喜歡在田地里勞作。因而伴隨著非洲的城市化、工業化發展,在過去十年里,大量的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而且這一趨勢將長期持續。面對這一趨勢,非洲國家應當致力于提高農業生產率,發揮乘數效應,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第四,非洲土地掠奪加劇,日益短缺。最近一項對非洲七國的調查顯示,城市人口占據了所有農業土地的15-35%,而且這一比例還會持續增加。從一定意義上講,一方面伴隨著土地掠奪的是商業資本、新技術的引入,可以創造就業崗位、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為非洲農業的商業化、規模化提供了機遇;但另一方面,這種土地占有的背后很多是投機行為,會造成土地閑置的風險,也會加劇農村地區的土地短缺,失地農民增多,農業生產受到影響。
第六,氣候變化問題顯著。非洲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將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氣候變化會導致非洲農作物生產力下降。所以,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非洲國家應該加大對特定區域農作物和動物的研究投入,爭取在未來數十年內提升農業生產力。
未來數十年,非洲的農產品和土地需求會大幅增加,而相應的供給能力卻愈發不足,供求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凸顯。為此,非洲國家近些年來致力于提升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業效益,也出臺了眾多措施。
上一篇:非洲最有發展潛力的3個國家
下一篇:中國二手貨,在非洲是搶手貨
您想現在就詢價嗎?
- 鴻海專注非洲海運
- 十余年只做一件事
- 國家注冊商標
- 一對一管家式服務